上海擘畫東方樞紐數字新藍圖-打造全球智慧門戶新標桿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戰略部署,上海日前發布《東方樞紐中心區信息基礎設施專業規劃》,錨定"創新驅動、數智賦能、綠色集約、全域融合"發展理念,全面啟動面向未來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上海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該規劃將推動東方樞紐中心區建設成為具有全球示范效應的國際數字門戶,為上海建設卓越全球城市注入強勁動能。
在新型數字底座建設方面,規劃提出"三位一體"的突破性方案。通過實施5G-A技術升級和6G試點工程,實現從地下20米到地上200米全空間立體覆蓋,打造國內首個"空天地海"一體化通信樞紐。同步推進光纖網絡萬兆到戶工程,計劃三年內建成全球領先的雙萬兆網絡示范區。更值得關注的是,依托上海量子科學領域的技術優勢,規劃首次提出構建"量子+經典"混合算力網絡,在交通調度、跨境金融等領域部署量子加密通信試點,筑牢數字經濟安全基座。
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貫穿規劃始終。項目創新采用"四維融合"建設模式,通過通信管道與綜合管廊100%共建共享、光伏基站全覆蓋、液冷數據中心集群化布局,預計可降低碳排放30%以上。特別是在全國首創"建筑即基站"理念,將5G微基站與樞紐地標建筑有機融合,既破解城市"蜘蛛網"頑疾,又塑造出科技美學的城市新景觀。
作為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的核心引擎,東方樞紐將構建跨域數字協同新范式。依托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建設,實現滬蘇浙皖四地算力資源智能調度,打造"東數西算"長三角樣板。在智慧交通領域,通過部署車路協同感知網絡,構建滬杭甬智慧高速走廊,使長三角主要城市群實現"毫秒級"交通響應。更通過區塊鏈技術建立跨境數據流通可信環境,為臨港新片區"國際數據港"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東方樞紐數字基建是上海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勝負手'。"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項目建成后,將形成12大標桿應用場景,涵蓋智慧口岸、數字孿生城市、跨境離岸金融等領域,預計帶動千億級數字經濟產業集群。目前,華為、商湯等20余家頭部企業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全球數字技術創新策源地。
隨著《規劃》實施,上海東站片區將崛起為鏈接全球的"數字絲綢之路"新支點。這里不僅將建成亞太地區最大的邊緣計算節點集群,更將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實現物理樞紐與虛擬空間的實時互動,為超大城市精細化管理提供"上海方案"。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入第6個年頭之際,東方樞紐的破土動工,標志著上海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再次勇立潮頭。